近日,遼寧衛視《遼寧新聞》欄目組走進由北科工研和遼寧東風金屬共建的智能制造鋼鐵產業園建設現場,聚焦“東北智造”轉型升級新實踐。作為遼寧省"智改數轉"標桿項目,園區總投資3.4億元,占地300畝,三位一體布局"智能車間+數字倉儲+產學研實驗室",打造集以鋼材智能化倉儲、智能化深加工、物流配送和供應鏈服務為一體的智慧供應鏈平臺。
(一)數智引擎驅動全鏈升級
在智慧園區集控中心,項目團隊開發的遠控系統與智慧大屏實時呈現出園區整體運營情況,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設備數據、行車動態、車輛調度的全要素可視化管控;通過打造智慧供應鏈平臺,實現倉儲方,貨主,司機等多方用戶的信息協同及線上交易。
(二)多環深融構建高效鏈網
園區將原材料加工、半成品生產、成品制造等諸多環節深度融合,構建起一個協同緊密、運作高效的生產體系網絡。目前項目已完成總體建設進度的45%,其中南區智能倉儲中心已投入試運營,通過"東風智鏈"數字平臺,用戶可實時查看貨物定位、監控運輸車輛、完成線上倉儲調度,預計2025年8月南北區倉儲、深加工全面投產。
(三)校企共振培育創新生態
遼寧東風金屬智能制造產業園與北京科技大學共建聯合研發中心,依托北京科技大學在金屬成型理論、工藝裝備、控制系統成套、智能制造等領域的優勢,探索產學研合作共贏的創新機制。雙方致力于攜手打造東北地區首套金屬材料智能倉儲系統,未來將實現倉儲管理智能化,局部無人化、少人化作業,物料全生命周期可追溯,打造互聯互通的供應鏈體系,構建數字化鋼材倉儲、加工、運輸流程。
據智慧物流部項目經理白天康介紹:"我們正在開發覆蓋鋼材倉儲、生產協同、物流調度的全鏈條云平臺,未來將連接東三省200公里產業圈內的上下游企業。"未來系統全面上線后,通過遠控及自動檢斤等系統的應用,可實現庫區年動態倉儲量1000萬噸,作業效率提升28%,勞動生產率提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