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協)正式公布了第九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入選者名單。經個人申請、專家推薦、學會評審、中國科協審定等多個環節,我院先進粉末冶金鈦材料研究所青年教師徐偉博士成功入選。這也是北科工研繼2022年收獲此青年人才稱號后再次斬獲該榮譽。青年強則未來強,未來北科工研將繼續發揚“嚴謹治學、甘為人梯”的精神,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成才創造更多機會,更好地服務青年人才的發展。
第九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官網公示名單(部分)
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簡稱青托工程)項目是由中國科協于2015年10月立項的國家級青年人才計劃。旨在大力扶持有較大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幫助他們在創造力黃金時期做出突出業績,成長為國家主要科技領域高層次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的重要后備力量,被譽為青年科技人才成長的“第一塊踏板”、青年科技人才科研創造關鍵時期的“雪中送炭”工程。
徐偉,中共黨員,工學博士,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獲得者,先進粉末冶金鈦材料研究所成員。目前主要從事鈦粉末冶金與粉體工程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等國家級、省部級、產學研課題10余項;以第一/通訊作者在國內外SCI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包括Bioactive Materials、Corrosion Science、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Technology等專業領域著名期刊;申請歐洲及美國專利各1項,國家專利33項,授權18項;參與編寫專著1部、制定國家標準1項;曾獲教育部技術發明二等獎、中國有色工業協會技術發明一等獎等6項科技成果獎,個人獲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北京賽區優秀創新創業導師、北京市海淀區海英之星等多項榮譽稱號;所指導學生先后獲得“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北京市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兼任《Acta Metallurgica Sincica (English Letters)》《Additive Manufacturing Frontiers(AMF)》《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等多種期刊青年編委。
先進粉末冶金鈦材料研究所由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國家重大人才工程計劃入選者路新教授領銜,研究所現有教師6名,包括教授/博導2名,副教授/碩導2名,講師2名,碩博士研究生30余名,其中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及青年人才計劃入選者6名,省部級人才計劃入選者2名。近年來團隊已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及省部級課題8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160余篇;授權國家專利60余項;制定國家/行業標準4項;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技術發明二等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一等獎等10余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以及校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團隊成員先后獲得了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挑戰杯”競賽優秀指導教師、北京市優秀德育工作者、北京市本科畢設優秀指導教師、北京科技大學首屆本科生“十佳導師”、“研師亦友-我最喜愛的導師“、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等多項榮譽。
研究所長期致力于鈦粉末冶金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針對高端裝備用鈦材粉體長期依賴進口的問題,創新性自主研發了低成本高性能粉末制備新工藝,并開展了相關粉末冶金近終成形技術研究。解決了鈦制品復雜結構成形困難、成品率低、成本高昂等問題,顯著提升了鈦制件在相關領域的制造及應用水平。與此同時,研究所積極推進科研成果轉化,基于基礎研究,由路新教授領銜以2項核心專利通過學校作價入股,孵化了產學研用創新型科技企業“北京中科宏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實現高品質、低成本鈦粉規模化穩定生產,主要產品類型包含純鈦、TC4、TA15等多種牌號可控粒徑的高品質鈦基粉末,以及氫化鈦基合金粉末、氫化脫氫粉末、以鈦為代表的定制化粉末材料等。同時基于中科宏鈦自主研發的粉末利用粉末近終成形技術所開發的產品已應用于航空航天、國防軍工、軌道交通、醫療器械、電子3C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