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2:30,科技樓905內歡聲笑語,歌聲繚繞。冶金工程研究院有幸請到了首都師范大學雷達教授,做了題為“音樂與心靈的對話——走進音樂殿堂”的人文藝術講座。
同學們對于這次人文藝術講座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不少研究院的領導和老師也帶著濃厚的興趣前來聆聽,905報告廳內座無虛席。
雷教授以親切幽默的話語開場,并鼓勵大家同唱耳熟能詳的歌曲——《天路》,報告廳內的氣氛頓時變得輕松愉悅,大家悉心感受著音樂獨有的魅力。接著,一首《菊花臺》拉近了雷教授與同學們的距離,引起了在場同學的強烈共鳴。在介紹音樂藝術的主要特點的時候,雷教授認為音樂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陶冶性情,豐富精神和提高修養,它以潛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影響人們與社會的發展。而音樂藝術在形式和內容上都能夠促進人與人的溝通和理解,人們在音樂的交流中實現心靈的交流。音樂藝術記載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和情感,弘揚民族音樂文化能更多地了解民族情感,增加民族之間的對話。在音樂藝術的諸多作用中,音樂作為一種“國際通用語言”能更好地促進交流,多樣的音樂文化、審美情趣帶來了解、尊重和友誼。雷教授不時援引自身經歷,闡釋音樂在日常生活中發揮的微妙作用,報告廳內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針對現在很多同學在欣賞音樂時表現出來的畏懼和排斥的心理,雷教授鼓勵大家用輕松和接納的心態去聽,并注重培養自己的“聯覺”,以提高音樂欣賞的質量。音樂作為一種感性的藝術,在欣賞的過程中有助于培養大家的幸福感。
接著,雷教授邀請
唐荻老師共唱一曲《我和我的祖國》,振奮人心的歌詞得到了兩位德高望重前輩的深情演繹,報告會的氣氛被推向了高潮。最后,大家共唱一曲《難忘今宵》,報告會在熱情洋溢的氣氛中結束。
本次人文藝術講座的順利舉行,得到了學院領導以及學生工作部老師的大力支持。在
唐荻老師的盛情邀請下,雷達老師不顧工作繁忙,欣然前往我院,才有了這一場視聽盛宴,讓大家得到藝術的熏陶。同學們參會熱情極高,熱切期望學院能夠多舉辦類似的人文藝術講座,讓同學們在學習工作之余,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
雷達,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中國音樂協會會員,全國青聯委員,北京市人大代表。從事西方音樂史、音樂作品分析教學及研究。著有《貝多芬》、《西方音樂史縱覽》、《歐洲民間音樂》等。作為專家擔任央視《音樂橋》、《感受交響樂》主講。央視《音樂天地》、北京電視臺特約編輯及主持人,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主講教授。2005年獲國務院表彰,獲第四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稱號;2008年首都師范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十佳”教師;2008年獲得北京奧運會先進個人稱號;2010年任北京世界文化中心建設國際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