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攀鋼西昌鋼釩公司(以下簡稱“西昌鋼釩公司”)智慧質量判定系統項目評審驗收會順利舉行。會上,西昌鋼釩公司組織專家組對北京科技大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科工研”)和成都星云智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云智聯”)承擔的“西昌鋼釩公司智慧質量判定系統”項目進行評審驗收,項目經理張雅倩作為北科工研代表參加了現場答辯。經過為期2天的項目匯報和專家質詢,驗收專家組對項目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高度贊揚了北科工研和星云智聯項目組的專業精神和技術實力,專家組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考核驗收。
在日益競爭和降本提效的市場環境下,鋼鐵產品要滿足同一產品不同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對批量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可靠性及適應性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全流程工序數據孤島問題突出,工藝標準、過程參數,質量缺陷位置、人工判定等問題難以實現動態監控評價。因此,西昌鋼釩公司與北科工研、星云智聯合作,建設鋼軋工業大數據平臺及過程質量應用,改造了質量管理系統和MES系統,實現過程指令標準質量一貫制,建立了動態用戶需求、動態標準參數、動態判定評級模型、動態規則結果的在線實時閉環智慧質量判定系統。
該項目依托北科工研自主研發的iBKLinker冶金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了包含煉鋼、連鑄、熱軋、冷軋等生產線,涵蓋了全流程生產過程質量、工藝參數、設備、能源、計量、環保等類型的鋼軋工業大數據平臺。以物料為對象,通過邊緣數據處理技術進行數據預處理、時空變換、精確歸集和存儲集中管理。
通過基于工業大數據平臺的全流程數據追溯模型,實現從提釩到連退的數據貫通,以數字化全流程實時監控物料生產狀態,各崗位工程師在工位即可實時獲取生產數據,數據使用效率和勞動效率提升60%以上。智慧質量判定系統根據不同訂單用戶和不同鋼種牌號的過程指令集標準及規則進行尺寸和工藝自動質量判定,改變以往單值特征值判定模式,對聯合曲線進行過程判定,并在物料長度方向上進行質量缺陷位置定位,實現了從爐次、連鑄、熱軋卷、酸洗、酸軋及連退子母卷的尺寸和工藝全流程數字判鋼評級評價,輔助分析質量缺陷跨工序遺傳性問題,從而提高產品等級判定準確率,減少產品質量異議率,降低產品質量損失。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后動。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通過實行數字化質量判定創新工作,北科工研實現在線生產的動態全流程過程質量管控,與生產制造系統協同實現智慧在線自動質量判定。未來,北科工研將進一步推進對鋼鐵行業產品質量及智能制造平臺及應用的研究與開發,助力鋼鐵企業向數字化、低碳化轉型。